北宁公园变迁

民国时,天津的行政中心长期位于河北地区的中山路一带。


清光绪二十七年,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以后,把直隶总督署的办公室迁至天津,后来开始推行新政策,后又开始轰轰烈烈的河北新区大开发。


河北新区就是现在的河北区,不过当时城市的边缘只到现在的北宁公园一带。



北宁公园也被称为宁园,是袁世凯开发和建设河北新区的产物。


光绪三十二年,袁世凯命令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的周学熙,在天津总站周围建立一个种植园,还取了个名字叫“鉴水轩”。


这园子刚开始是为了促进天津农业发展的田园性游赏园。园内布置了直属于农事的第一试验场、农艺研究会以及北洋气象观测站等。


1931年,北宁铁路局的局长高纪毅花费50万元对种植园进行重新规划和扩建,还将旁边的河北第一博物院和天津总站的空地划进了公园,让它的总面积从200亩增大到了400亩,并且园内三分之一是水面。


1932年7月完工并开园,取命名“宁园”。当时的宁园在华北地区是最著名的公园之一。



宁园传承了古典造园手法,用建筑为主的组景,有仿效照自然布局和园中有园的技术,还有诗情画意的构思和因地制宜的处理方式。


29座造型各式的桥涵立在两岸,2000多米的长廊把水池亭榭、楼台馆阁连接在一起,这也是宁园中比较有特色的景点。


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,日军加快入侵天津,而行政中心的河北新区就是日军轰炸的重要目标,单位、工厂以及各种公共设施都被炸毁,其中宁园也是没有避免。


天津沦陷之后,侵华日军的陆军部直接驻守宁园,把这当作了日军的军用疗养所,只剩下西门到四面厅的一条南通道游览。


直到抗战胜利之后,公园开始对外开放,但当时的回廊倒塌、花木凋敝、一派荒凉景象。


解放过后,天津市中心的一路南移,北部的北宁公园也逐渐没了人气,再加上这里隶属铁路系统的管辖,拆迁改造就更加有难度,直到2010年获得了全面的提升以及改造


现在的北宁公园仍然是天津区域内面积最大最悠久的公园之一。



景点介绍

千米长廊

长廊共2000余米长,都可以和颐和园的长廊比一比美了。古色古香的柱子、横梁、亭顶以及花纹和图案,让人有种身在古代红楼庭院的感觉。


长廊随着公园造型蜿蜒曲折,被柳树、白蜡树、爬墙虎等树林植被装饰后更显华丽和古朴。是个适合休息聊天散步以及拍照留念的地方。


小桥流水

宁园中拥有江南风味的便是小桥流水,其中的石桥、木桥和石拱桥千奇百态,感觉真的到了江南。

长廊西侧有座“Z”字型石桥,石桥的桥头立着座六角凉亭,早上的凉亭,时不时便是老人的歌声,有的在聊天、有的在吹或拉弹唱。



致远塔

沿着叠翠山往北走,就到了北门周围的致远塔景区,共有九层的致远古塔,精致古朴。致远塔是座仿古的八角塔楼,约50米高。


塔座则是圈石阶,迈过石阶登上塔楼,处于塔顶,将天津的风光都收入眼中。


交通

交通:1路、27路、469路、609路、619路、622路、641路、646路、670路等以及地铁6号线都会到北宁公园。

自驾:在京津唐高速的金钟桥下高速,直接导航。

其他推荐

返回
顶部